宝宝走路姿势奇怪?及时纠正才是正道!
2018.09.06 4528人阅读 来源:爱博恩妇产医院
俗话说: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。可是有些宝宝学会走路之后,走路的姿势总是怪怪的。有的走路像鸭子;有的脚尖朝内走路;有的叉着腿走路;有的夹着大腿走路……
看到孩子这些奇奇怪怪的走姿,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。但是,家长们要知道:孩子的走路姿势之所以异常,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原因,如果不及早治疗,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大的威胁。
家长如果发现宝宝两大腿内侧皮纹不对称,或者活动宝宝的关节时有弹响,就需要怀疑孩子有髋关节脱位的可能。
髋关节脱位的宝宝走路的样子会有点像鸭子:一摇一摆,屁股往后翘,肚子向前挺。之所以会这样,通常是由于宝宝在妈妈肚子里“臀位”或者其他一些产后因素(比如在冬天喜欢用布裹直孩子的双腿)导致的。
为了预防髋关节脱落,防止宝宝皮纹不对称,早期的筛查是必不可少的。
① 3-6个月的宝宝建议通过髋关节B超进行早期的筛查;
② 6个月以上的宝宝则需要通过X光检测,当然在这种方式对孩子的辐射较大;
③ 如果宝宝的髋关节确诊异常,早期可以通过物理矫正,后期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。
因此,家长们要注意:对于孩子髋关节的筛查越早越好,因为年龄越小治疗方法越简单!
因为年龄太小,平衡控制能力较差,所以刚开始学走路的宝宝走路难免会跌跌撞撞的,这种情况对于1岁半左右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。但是如果1岁半之后,宝宝在平地上行走还总是摔跤,就需要带孩子去检查了。
一般可以通过体格检查、Gessell或感觉统合测试来筛查,以排除骨骼或神经发育方面的问题。
刚学走路的宝宝除了走路不稳外,还经常出现行走时足尖朝内的现象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内八字”。
这主要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为适应子宫的形状,双腿需要呈屈曲内旋的状态,导致孩子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小腿有些弯曲内旋,进而导致学步期足尖朝内。
除此之外,宝宝走路内八字还可能是因为家族的遗传史,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平时喜欢跪着坐,从正面看,会像一个英文字母“W”一样。当出现这种情况时,家长应该带孩子及时进行矫正。
随着宝宝慢慢的长大发育,小腿内旋和足尖朝内的现象会有所改善。但是如果超过2岁了,孩子还是内八字很明显,则建议孩子到医院进行足部形态的分析检测,必要时通过矫正进行治疗。
有些宝宝走路的时候双腿叉开,两腿间的形状像个圆括号“()”,这就是典型的O型腿(即膝关节内翻)。
O型腿主要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双腿蜷曲,一般情况下,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变直。虽然有些孩子会因为穿着尿布,所以走路时看上去才会像叉着腿,但是如果1岁半以后,孩子的O型腿还是很明显,家长们就要考虑是不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了。
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,有不同的手段进行检测:
① 宝宝可以通过儿童营养科的微量元素测定,来检测是否存在因缺钙或者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佝偻病和骨骼发育不良,因为儿童的佝偻病是导致O型腿的最常见原因。
② 宝宝也可以通过骨强度测定或步态分析来进行针对性的筛查,判断是否有家族遗传的骨关节疾病。
有些宝宝会夹着大腿走路,双足之间的距离比较远,双腿呈现“><”形,所以也称X型腿。
判断孩子是否为X型腿的小方法:把宝宝的双侧膝盖并拢时,如果孩子两侧踝关节内侧不能靠拢,并且相互之间的距离在2厘米以上,就可以称为“X型腿”(即膝关节外翻)。
“X型腿”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。生理性X型腿是指正常小朋友的双下肢,在2岁以内通常会偏向“O型腿”,在2-4岁期间因为受到成长、负重与姿势改变等因素的影响,又会逐渐偏为“X型腿”;4-7岁期间,又会从“X型腿”逐渐变直。
尽管生理性X型腿会随着孩子长大恢复正常,但是定期找儿童骨科医生进行检查,通过步态分析诊断来判断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问题,是十分必要的。
因此,家长们要注意:对于孩子的X型腿,关键还是在于早期的足部形态分析诊断,并且在7岁前进行物理性矫正效果最佳。
孩子走路姿势异常,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,明确“早发现早治疗”的原则,勿让孩子错过矫正的关键时期!